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简介——讨论式教学
作者: 时间:2018-05-25 来源: 字号:【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法。其特点是:
  1.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各自发挥其独特才能的机会与场所
  以往的教学只引导学生遵循同一标准、同一途径、同一模式,以求达到同一目标。这种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上叫做“求同”式,或者叫“集中式”。如果标准是同一的,那只能按学生的平均程度进行“同步”的讲授,根本做不到因材施教,更谈不到创造性的能力的培养。于此相反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求异”。“求异”式或者叫做“开放”式,它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各自发挥其独特才能的机会与场所,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相互作用
  在学生集体学习和讨论中,每一个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最终取决于这个主体内的相互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讨论式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工作的焦点必须放在学生身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教育者,尽管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处于客体的地位,但教师始终是实际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来创造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讨论,甚至是争论,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学习越主动,表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反之,学生总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那就根本谈不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这就是“教学相互作用论”。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几个教学环节
  1.学生自学:教师指定自学内容,并首先领导学生“鸟瞰式”浏览,指出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逐条地去理解抽象的理论部分,推演公式、演算例题和习题等;
  2.自行讲解:教师把要讨论的内容,按基本观念、基本理论、例题、习题等分成若干个“单元”,把学生也分成相同数目的小组,在学生全面自学的基础上,每组又各自有所侧重,待讨论时,再具体指定主讲人,或由小组自选主讲人,小组中其它成员自由补充;
  3.相互讨论:相互讨论也是按“单元”进行的。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主讲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其中哪些为最简捷解法等进行讨论;
  4.单元结论:在相互讨论之后,分别由主讲人或教师归纳出正确结论,或推导出正确且最简捷的答案等。
  5.全课总结:教师针对全课的理论部分及其应用部分进行总结。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要求
  1.讨论式教学法,应该象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就是老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让学生在平和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2.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等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
  3.在讨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起作用,听之任之。相反,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一堂讨论课的成功,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4.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搓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学生发言,稍有不正确,就加以批评,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那么长此下去,每天一两个学生被“打倒”,一个月之后,全班同学可能就很少还有人举手发言了。你想想,人家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起来,反而遭到批评,受到嘲笑,这样的事谁还愿意干第二次呢?所以,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做“正确”或“不正确”的评论,也不对不同学生的发言做比较性评价,表扬一个批评另一个,对每一位愿意发言的同学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附:讨论式教学法的操作要素
  1.准备阶段要素
  (1)老师的准备:
  ①针对性的选题。挑选可行性的内容,将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梳理成可用以讨论的问题,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是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的关键所在。
  ②确定本次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a、知识目的,通过讨论式教学理解与讨论相关主题的知识或对知识的运用。
  b、能力目的,通过讨论式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哪些能力。
  c、情感目的,通过讨论式教学要过到什么样的情感目的。
  ③保证大家提前并同等地获得相关资料。
  ④演示如何努力参与讨论。
  ⑤确定讨论时需要的基本准则。讨论式教学法是开放的,互动的,正是因为这样,一方面我们需要民主自由,而同时也需要准则与法度,即要制定一些相关的准则,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
  a、讨论学习职责化。讨论式教学法构建了学生自学与互学、自查与互查、自评与互评、自改与互改、交流与合作的课型活动,使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互动。因而教师在确定学习讨论目标的同时,要强化学习个体的职责行为。哪些任务需要共同完成,哪些内容需要随时归纳整理,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以及声音大小等等。通过一定的职责规范,给予学生自我负责的机会,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中,激发学习的最佳情感,让他们亲自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是引路人。
  b、讨论见解公开化。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讨论的实际情况,参与互动,并且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求同存异,引导他们统一意见,确立正确的结论,或者培养他们学会讨论,学会接受不同的意见。教师万不能对有不同见解者横加指责或粗暴否定,否则会严重挫伤他们讨论的积极性。
  c、讨论评价激励化。如果是分组讨论式教学,教师要发挥激励作用,既要注意团队精神的培养,又注意了个体智慧的拓展;既刺激了他们的好胜心,又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求知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如:“你回答得真完整”、“离结果很近了’,、“你愿意试一试吗?”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2)学生的准备:
  ①系统地批判地提前阅读有关资料
  据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和斯蒂芬·普瑞斯基尔观点:让参与者认真地批判地提前阅读有关资源来为参与讨论做准备,可以极大地提高取得较好讨论的可能性。其实,作为这种教学中的主体一一学生,只有对有关此次讨论的资料有了详尽的了解,才能形成有关的观点,才能参与讨论,而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有关资料的同时,其实也己经对与此有关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另外,在阅读当中,学生还可能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兴趣也越来越浓郁,进一步地搜集、查询有关资料,而这些资料可能是新元素,这样可能给此次讨论注入新的东西,有些时候甚至超出教师的期望。
  ②认真地做好发言的准备
  阅读掌握有关资料后,学生己经形成了观点,这样下一个步骤就是为在课堂讨论中做好发言一一即表达自己观点做准备。发言可以形成详尽文字,也可以列成简单提纲式也可以是腹稿式。
  2.过程进行要素
  (l)座位安排
  (2)话题引出方式
  ①开门见山式。
  ②讲授后引出讨论的主题,可以称之为引蛇出洞时。
  ③提炼式。
  (3)切入主题
  任何一次新的讨论最开始的几分钟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愉快,若小组成员间不是很熟悉,或是讨论刚开始时气氛就比较激烈,那就更是如此了,因而在刚开始讨论时要做到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不要讲解。不要讲解所要学生讨论的内容,即使你在讲述中万分小心谨慎,尽量客观,但也会让学生觉察到你希望他们在讨论中讲些什么的蜘丝马迹,这样不利于讨论的开展,如上面对项羽人物的分析,你并不需要对项羽与刘邦在鸿门宴上的时间进行介绍,只须把主题目挑明,即安排他们进行讨论。
  ②不要有任何偏向。每位老师对班上的学习成绩都十分了解,也可能有自己明确的喜好,可能对其中的一两位学生更是十分赏识,而对一些学生则是不太欣赏,但是千万注意我们在讨论式教学中中不能有任何偏向,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关乎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一旦你要任何偏向学生目睹这这样的情况,就会降低参加讨论的热情,最后讨论只会在你欣赏的几个学生只进行而言,其他的人只会是远远的观望而已,那这样就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③不要害怕沉默,不要误解沉默。在讨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出现沉默的场景,不要认为学生一旦沉默就表明他们反应迟钝,自由散漫,因而使你对他们产生了质疑,甚至丧失了此次讨论的信心,甚至后悔不该让学生讨论,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法算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由于讨论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主题的了解有个过程,因此充满了犹豫、尝试,这样讨论的过程可能就会迂回曲折,在重新组织自己的观点时望洋兴叹会有吞吞吐吐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其时即便是教师在发音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4)核心要素:问、观、听、回
  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问、听和回等策略,有机地调控讨论的进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表达白己的观点,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譬如: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所讲的观点有文章中有哪些依据?” “你所讲的与前一个的发言有何联系?” “你的发言与先前的结论是否吻合?”“这种观点如何弥补刚才所讲的内容?” “你能为所讲的举个例子吗?” “你能对你的观点作出另外的解释吗?”
  问:这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以“非常庄重的语气”提出问题并由此展开讨论,那么学生紧跟着对提到的问题也会相当慎重。
  观: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会不时的出现一些问题:如一个同学发言时,可能其他部分学生在做小动作,或者没有注意在讨论的问题上。作为一个主持者,必须要全面的观察班级中的情况,加以引导,确保在讨论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
  听:好的老师应当是机敏的倾听者,当学生在讲时他们不应当只是保持沉默,相反的,他们不仅要听让学生发言中的确切含义还要听出言下之意,这就使得老师要努力理解发言者见解中的着眼点,根据他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对他所表达的内容有多大的权威性或假定作出判断,只有仔细倾听学生发言才一能评判学生是否理解正确,学生的发言与主题的相关程度。
  回:倾听之后,须要参与讨论即回应。回应要及时,对事不对人,否则不但破坏教学中的民主气氛,且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更谈不上培养集体主义情感。
  3、结束要素
  在完成讨论式教学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对讨论问题的认识有更进一步提高,深层地理解课文。一般可由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可汇报讨论过程,可提出讨论中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地方或提出小组经讨论还弄不明白的问题。对于学生发表的答案模糊不清,教师要通过再读读、议议,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明了的认识,从而找出正确答案,甚至对这样的问题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如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启发。
  “这次讨论中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下一次再对此问题进行讨论,那应该讨论什么呢?”
  (1)总结
  总结这次讨论式教学的结果十分重要,且要及时。讨论只是手段,讨论中由于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十分分散的,也可能结论不明确,其他学生云里雾里,更一该不上对该主题深入的了解,因而及时的总结十分重要,这些总结包括:
  ①总结这次讨论意料之中的结论。②总结这次讨论中表现较好的学生。③总结这次讨论中创新意识的学生。④总结这次讨论中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而总结又分为方法总结和内容总结。方法小结是对己采取的讨论形式进行小结。我们实施的办法是教师和同学一起座谈,将同学意见收集起来,及时找出不同讨论方式的利弊,听取同学对改进办法的建议;内容总结是由老师对课堂讨论的内容分析理解的正误情况进行点评,对讨论中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中分析评判,并重点分析一些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过同正确观点比较,并对产生错误观点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拓宽思维空间,鼓励个性发展,使学生对概念原理的认识到感性具体同理性具体的统一,使每个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活力得到激励。
  (2)反馈
  反馈也很重要,要适时,它是对本次讨论式教学的进一步指导。其包括:
  ①学生对这次讨论中自己的表现的满意程度。
  ②学生对这次讨论中对主题的认识。
  ③学生对老师组织讨论的满意程度。

 


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149号院 邮编:450008
豫ICP备:16012677号 郑公备:41010502003412